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判断走私文物罪

2021-12-05
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禁止出口的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在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遗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文物具体包括:(一)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纪念物;(3)历史上各个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命文献、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6)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作为走私对象的文物不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鉴定并颁发出口许可证后,方可出境。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运往国外展览外,一律禁止出境。根据1991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赠送给外国人的,以走私论处,但本法第三百二十五条已单独立罪。本法实施后,此行为不再构成走私罪。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其行为与走私武器、弹药罪一致,这里就不赘述了。详见相关介绍。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4、主观要件本罪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决心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以多种多样,如何出售给外人,但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