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致经过以下几个程序: 1、征地的批准程序,逐级上报批准; 2、发布征地公告,公告征地范围、期限等; 3、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4、确定征...
1、由被征地权利人、村干部、征地人员、监督员等现场指界,确定征地的四至范围及果树等附着物的权属和类别。 2、用红塑料绳圈定果树等附着物的四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发布征地通知;2、征求村民意见,组织听证;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4、制定一书四计划并报批准;5、征地补偿登记;6、制定补偿安置计划并公告;7、根据群众意见修改有关计划并公告;8、实施补偿安置计划并交付土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征用土地的,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予以公告和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征用土地的,应当进行征用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用范围、土地现状、征用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至少30天,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大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计划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和听证会的规定修改计划。 拟征用土地的所有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有房地产所有权证明材料进行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计算和实施有关费用,确保全额到位,并与拟征用土地的所有人和使用者就补偿和安置签订协议;个人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1、征地的流程及土地征收的条件是: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听证;进行地籍调查,登记确认地上附着物;拟定“一书四方案”上报审批,发布公告;进行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落实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交付土地。 2、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一、土地报征,即向县市土地局耕保科提出征地申请。二、具体流程。 1、申请,向局耕保科提出征地申请; 2、受理,耕保科受理,并对提高资料进行审核。 3、告知,前期委托征地协议,制作建设用地申请表。 4、召开征地事前听证会。 5、确认面积、权属、地类、人口等。 6、计算征地费。 7、组织装订装订相关资料。 8、上报市局。三、要件及资料:1、区县人民政府征(转)用土地请示及项目用地审查意见;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标准合法性及安置途径可行性的说明(附当地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的规范性文件)2、建设项目征收土地“一表一书四方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新增建设用地及农用地转用、耕地占用计划文件。4、征地预办通知(拟征地通告)及听证笔录(3个社及以上,以村为单位组织听证;2个社及以下,以社为单位组织听证)5、项目立项报告及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由市政府或市级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的主项目用地在5公顷及以上、其它区县项目用地在7公顷及以上的,需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五条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92人已浏览
2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