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依法设定。行政复议制度由《行政复议法》设定,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
1、相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出来的。 2、不同:行政复议就是找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请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理范围不同。《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仅仅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 而对抽象行政行为只能是附带性审查,其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及其所侵犯的相对人合法 权益。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及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 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而《信访条例》规定的信访事项的范围 基本涵盖了所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信访受案范围非常宽泛,信访人不仅对行政 行为可以提出投诉请求,也可以对各级党委、人大、法院、检察院所作出的行为通过信 访提出意见,甚至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行为有意见,也可以通过信访反映情况。信访事项 符合行政复议、仲裁和行政诉讼等法定受理条件的,信访机构不应受理,信访人应依法 向行政复议机关、选定的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法定机关提出。
一,受理时限不同。 《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具有严格的时效,行政复议只对法定时限内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而《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时限未做具体规定,没有明确的时效。信访人对近期和远期的信访事项都可以提出信访。 二,办理程序不同。 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程序由法律严格规定,分为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履行等,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到作出决定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天。行政复议原则上实行一级复议制,对具体行政行为经过行政复议后,申请人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再向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而办理信访 案件的的基本程序是受理、处理、复查、复核等。《信访条例》对办理信访案件的期限虽然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对信访终结意见不服没有明确规定信访人的接续救济途径,所以对信访案件期限的规定就显得约束力不强。对信访案件的办理,实行三级审查制度,即处理、复查、复核。对有些信访案件,经过一级处理就可能解决问题,有些信访案经过三级处理后,也不一定解决问题,信访人还需选择其他救济途径依法主张权益。
1、性质上不完全相同。行政复议既有行政机关解决纠纷的行政司法性质,又有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的性质;而行政裁决主要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不具有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的性质。 2、调整对象不同。行政复议的调整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而行政裁决的调整对象是与行政管理职权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 3、基础法律关系不同。行政复议的基础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而行政裁决的基础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4、行为依据及权力范围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依据《行政复议法》赋予的权力对行政行为作出复议决定;而行政裁决机关除依法定权限对纠纷作出裁决外,还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82人已浏览
447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