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同工同酬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
劳动者可以依法收集劳动合同、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单位发放的工资条等证据来证明同工不同酬这一事实。劳动者除了要证明与同岗位的劳动者是从事的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主要是针对一些歧视性的低薪资情况。比如,女的和男的如果同工则应该同酬,不同民族同工同酬,劳务派遣和正式员工应该同工同酬,民工和非民工应该同工同酬。但是,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动,这个浮动是在同一工资区间内。 比如,假如按照技术职称有5等工人,你是3等工人,那只要你比2等工人的高,别的3等工人比你高1000元工资这样都算是同工同酬了。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规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将出台工资支付条例。该条例将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只要工作的岗位、职级、内容相同,应做到“同工同酬”——不仅工资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应一视同仁。“所谓‘同工同酬’并非要求他们的工资数额一样,而是允许在同一工资区间内进行浮动”。二是将同工同酬写入法律法规当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相关法规,“同工同酬”将首次作为立法内容。无论正式工还是劳务派遣工,只要从事相同内容工作,应当获同级别工资待遇。
合同生效要具备以下条件: 1、实质要件。 (1)是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 2、形式要件。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于一般的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或者口头的形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8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818人已浏览
5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