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条件,即不允许商业开发,必须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为保障国...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房屋在哪些情况下转租是合法的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房屋转租,是指房屋承租人将承租的房屋再出租的行为,合法的转租须符合两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房屋转租: 1、征得出租人的同意; 2、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是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赁物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依据我国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件的;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产权利的; (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4)房屋权属有异议的; (5)属于违法建筑的; (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7)房屋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8)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五十八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条、第二十条、《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四十二条、《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之规定,对集体土地征收、对个人、单位、其他组织的房屋进行征收,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提前收回的法定条件是公共利益的需要。 法律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且必须是确有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征收。也就是说,虽然是公共利益项目,但可以不对房屋征收,可以绕开的,就不能进行房屋征收。 公共利益是一个抽象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公共利益首先是公共,公共,其一般情况是不特定的人或者是多数人,利益,一般与价值关联,其判断主观属性很强,弹性很大。很多地方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征收但实质上是进行商业开发也是比较普遍的。 因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所谓的公共利益,首先是指基于国防、外交;其次指修建是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次之,是为了事实科教文卫等项目建设的需要;最后,为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也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34人已浏览
83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