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劳动合同约定的,根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工资基数除以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小时工资的计算:日工资除以8小时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
【工资折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第二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按照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该依法支付劳动者加班费。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可以要求加班费,加班费的计算参照《劳动法》规定的办法计算: (1)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按照《劳动法》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 (2)法定节日加班: 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劳动法》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3)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简便计算方式如下: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150%×加班天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3人已浏览
943人已浏览
872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