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审判的基本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并对审判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根据宪法和三大诉讼法...
人民法院审判回避原则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原审法院是指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 1.当事人未上诉,一审裁判生效的:原审法院是第一审法院; 2.生效裁判是经过第二审程序审理后作出的:原审法院是第二审法院; 3.生效裁判是经过再审程序审理后作出的:原审法院是作出生效再审裁判的法院。 二、上一级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1)平等原则,这就是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司法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在适用法律上不允许有特权,不得有任何歧视。 (2)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3)辩护原则。被告人依法有权委托他人或由自己,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材料证据进行辩解。 (4)合议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1—3人以及人民陪审员2—4人组成合议庭。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5人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担任审判长,成员权利平等。 (5)回避制度。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不能公正审判,有权请求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是否回避,由院长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需要回避时,报告院长决定。 (6)独立审判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以二审终审为原则,以一审终审为例外! 1.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2.依照破产程序审结的案件; 3.一审以民事调解书结案的案件; 4.所有的决定都不能上诉。 5.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小额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4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