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什么是赡养协议书 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就承担赡养义务的有关事宜,平等、自愿签订的履行赡养义务的协议。这一协议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 二、...
租赁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如下: 1、出租人未交付租赁物,经承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交付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租赁合同可以在下列具体情况下终止: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式使用租赁物,造成租赁物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恶意拖欠租金;或者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但不是承租人造成的。
承租人或者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方式有: 第一种是约定解除,指的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当约定的解除条件具备时,因享有解除权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 这种解除要以合同中有解除权条件的约定为前提。这实际上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解除问题上的另一种体现。应该说这三种解除中第一种不是真正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导致的,后两种情况下的解除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解除,其解除权属于形成权。 第二种是法定解除,指的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当法定的解除条件具备时,因享有解除权一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4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