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2)遵守调解规则; (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
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当事人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义务。人民调解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四条是对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调解活动中当事人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第一,当事人应当遵守调解现场秩序。良好的调解现场秩序是保证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顺利开展人民调解活动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调解现场秩序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才能清楚地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了解纠纷事实,分清是非,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居中调解,从而达成调解协议,顺利解决纠纷。因此,当事人应当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应当举止文明;有序发言、陈述和辩论;不得哄闹、寻衅滋事、扰乱调解秩序;不得侮辱、诽谤、威胁、殴打人民调解员或其他调解参与者。其次,当事人应当尊重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依法聘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作为当事人之间纠纷的倾听者,调和者主持了人民调解的全过程。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尊重人民调解员,不得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殴打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还应通过学习、培训、关注和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法律、政策和调解技能,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业务能力、调解能力,规范调解行为,在调解过程中树立人民调解员的威信,赢得当事人的尊重。
人民调解制度具有群众性的特点,是我国新时期纠纷解决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民调解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与自愿,这是人民调解的本质所在,也是调解正当化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人民调解活动中的当事人权利同司法审判制度中的当事人权利存在不同,前者对调解活动有一定的支配性,决定调解程序的开始和结束;后者对审判活动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支配性。人民调解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5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