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1、没有具体规定,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劳动者随时可以离职。 2、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辞退后最晚一个月内支付工资,原则上被辞退后应该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结清工资。 2.若逾期不支付的就属于拖欠行为,员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后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寻求帮助。 3.《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9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因此一般地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该结清工资,未结清的不需要等待即可申请仲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然离职时,你可以跟用人单位沟通好工资发放时间,在沟通好的时间内不发放,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就是从约定好了发放工资那日起一年内,你随时可以申请仲裁。
您可以跟公司沟通发工资的情况以及时间底线,如果不支付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2,7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