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六十四条,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六十四条,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其实,监察单位现在早就已经从人民检察院分离出来,监察委办案和检察院之间并不存在着任何的联系。一般的刑事案件当中,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都完全是一样的,如果当前的这起案件需要由监察委介入,监察委的一些侦查方式也区别于普通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一般要在指定的地点交代自己的问题。
行政监察对象: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监察的组织和人员。具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因此,人大、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属于监察对象。
我国对新监察法监察对象明确规定, 实现监察全覆盖,试点地区按照中央改革试点方案把监察对象扩展为六大类,把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并逐一细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19人已浏览
409人已浏览
1,887人已浏览
5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