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法》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执行主体是有以下三类: 一、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
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有以下几种: 1.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行政警告是哪个部门执行的 行政警告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负责执行的,该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二、关于行政处罚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这一概念的外延很广,可以指机关、机构、单位、团体等。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行政执法主体,但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资格。虽然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是由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的,但他们是以组织的名义而不是以个人的名义实施的。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只是行政执法主体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本身。(2)建立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法律依据。行政执法是行使行政权的行为。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组织不能随意成立,必须有法律依据。在中国,产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明确规定设立某个机关或组织承担某种行政执法任务,另一种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授权的方式直接赋予某个行业现有的机关或组织某种执法权。(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行政执法主体的职责范围是组织行使权力的空间,也是其活动具有法律效力的空间。任何行政执法主体都必须有明确的具体职责范围。否则,执法活动的法律效力无法实现。我国行政执法体系科学严谨。各执法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区别,自成一体。可以密切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任何行政执法都只能在法定范围内活动,任何程度的越权都会导致无效。在实践中,一些部门的职责范围是交叉的,但这种现象往往是机制转换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或者说是需要改革的现象。职责范围不明确,往往导致执法混乱,阻碍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交叉责任范围内,相关执法主体必须确定主次,明确责任,才能有效管理。(4)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上述四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组织作为行政执法主体都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委托执法的形式。应认为,委托执法只是一种职务活动,是行政执法主体自身的活动。委托执法权必须是委托机关的固有权力,其他机关的执法权不能委托,委托机关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委托机构。受委托组织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行政执法权,但代表委托机关行使。因为它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也不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所以它不能行使行政执法主体的某些特定权利。委托机构执法权的行使受委托机关的限制。委托机关有权监督委托机构的执法活动,因为他们必须承担委托机关的执法责任。
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行层级监督的一个法定手段,因此在确定行政复议机关时,原则上是以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为原则,以原级管辖为例外。按照行政复议法律的规定,实践中,申请人可以依照以下规定来确定行政复议机关: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是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2.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其上一级主管部门。 3.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人民政府以外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政府。 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是该派出机关。 5.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时,行政复议机关仍然分别是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1人已浏览
349人已浏览
495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