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
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法律行为,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人;所提供抵押财产称为抵押物;债权人则为抵押权人,因此享有的权利称为抵押权,为担保物权的一种。抵押设定之后,在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以抵押物的变卖价款较其他债权人优先受偿。抵押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但法律禁止流通或禁止强制执行的财产不得作为抵押物。 抵给不是个法律词汇,通常理解为债务的履行中,债务人用实物方式偿债,常常说以__财产“抵给”债权人,结清债务。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第四条
以下就是最佳答案: 1、无效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在形成权人同意或者拒绝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2、无效民事行为确定无效,不因第三人的同意而有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因作为有关权利人的第三人的同意而有效。 3、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无需第三人确定其效力;效力待定民事行为要确定无效,需第三人为拒绝的意思表示。
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和非法行区别: 1、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违法行为(非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定义解释:违法行为:又称“非法行为”或“不法行为”。“合法行为”的对称。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并应受法律追究的行为。民法中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是指:是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者人身权利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8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4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