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涉嫌犯罪但情节轻微,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于刑事处罚的,则可以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十届人大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4月27日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下列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免予刑事处罚是以构成犯罪为提前的,只要是犯罪,就会有犯罪记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公务员被法院判决免予刑事处罚后,有可能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 《公务员法》第56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规定中的“降级”与“职务升降”一章中规定的降职不同,“职务升降”一章中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该规定所指的“降低一个职务层次”即降职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性质,是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而给公务员带来的不利后果。 1.警告。警告适用于轻微违纪行为,违纪后果影响较小的情形。时间为6个月。 2.记过。记过是一种将公务员过错记录在案,使其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的处分形式。时间为12个月。 3.记大过。记大过是一种比记过更严重的行政处分。时间为18个月。 4.降级。降级是降低公务员现任职务级别,使其遭受一定的物质利益损失和精神压力的处分形式。时间为24个月。 5.撤职。撤职即解除公务员现任职务的一种处分形式,适用于违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公务员。时间也是24个月。 6.开除。开除即对现职公务员开除公职、予以除名,不再拥有公务员身份。开除是对公务员最严重的惩戒,适用于触犯刑律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公务员。被处以开除处分的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关于公职人员免于刑事处罚如何处分第24条第2款的规定,今后将不能再被录用为公务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几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2.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以上情形可见,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就是不承担刑事责任或无罪,如果侦查机关已经追究了,应该撤销案件;如果案件已经移送人民检察院起诉,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阶段发现或出现以上情况,应当分别情况处理。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对于被告人死亡的,应作出终止审理的决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撤回告诉的,应当撤销案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5人已浏览
788人已浏览
552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