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司法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解决案件争讼的步骤和方法。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再审程序,学理上称之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法院对经过生效裁判的案件复核审理的法律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事实求是、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对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给予当场处罚所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简易程序相对于一般程序而言简便快捷,有利于及时处理行政违法案件,提高行政效率,但由于其程序简单,缺乏制约,如果适用不当,容易造成对相对人的侵害,因此,我国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即:(1)必须违法事实确凿;(2)具有法定依据;(3)处罚的程度比较轻。即只有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在其操作上包括三项制度,即表明执法身份、事先告知并说明理由、制作处罚决定书并当场送达,并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执行力,按照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所承担的义务,保证权利人的权利。执行文件包括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决书和法院应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件。确定后,义务人员必须自动履行。如果拒绝履行,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提交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申请人,也称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方,被申请人是败诉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88人已浏览
1,732人已浏览
742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