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向劳动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追究用人单位民事责任,罚款行为肯定是违法的,如果企业仍将罚款作为对员工的惩处办法,可能面临相关条款被认定无效,不能...
企业没有罚款权。企业规章制度中存在相关罚款的,属于规章制度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乱罚款,肯定是违法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早已被废止,企业行使处罚权的依据不复存在,如果企业仍将罚款作为对员工的惩处办法,可能面临相关条款被认定无效,不能作为处罚的依据,或者额外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一系列风险。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条例》均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工资。而例外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所以说,在公司未遭到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公司的罚款行为绝对是非法的。
对于被变相辞退的劳动者而言,应当首先向用人单位索取相关的书面情况说明,不限于违法变相辞退证明。由于不法单位对辞退通知比较敏感,劳动者可以要求其出具工资的结算日期、离职交接手续等情况说明,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可以先行将单位辞退的情况以书面形式送达企业并留存证据,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诈骗行为如果涉及的金额超过5000元,就可能犯诈骗罪,可以向警方报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672人已浏览
1,668人已浏览
5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