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转让方未取得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签订转让协议的,起诉前或者申请前转让方取得土地证或者有批准权的政府同意转让的,合同有效。转让方未取得土地使...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交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填写完整 在流转合同中要填写出让方、受让方的姓名、详细住址和联系电话,受让方如果是单位,要注明单位法人姓名,当事人是农户的,一般情况下户主的姓名可代表全家;同时,还要填写流转土地的名称(地块名称)、等级、四至、坐落(东南西北相邻的地块名称)和面积(长宽的长度和面积的亩数)。 2、注意日期 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要写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和签订日期。 3、流转费及支付方式 流转双方协商流转价格,计算年总流转费,并确定流转费于每年几月几日支付,以及是以现金、实物或其他方式支付。 4、写明纠纷处理办法 规定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变更、合同解除的基本条件,以及对于合同生效期内出现纠纷的处理方法。
转让方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书,实质是尚未完全取得转让土地的权属,因此,通常应视为无权处分。但是合同签订后,有权批准核发土地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转让方核发了土地使用证或者批准了转让行为的,该项办证或者批准行为应当视为对转让方无权处分的追认,因此,此时合同有效。
土地转让合同,在现实当中主要涉及两种类型,一种是承包地的转让,另一种是宅基地的转让。 承包地的转让在法律上目前是被允许的,但是转让除了需要是双方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之外,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重点是必须要取得发包方的同意才行。 宅基地的转让目前仍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因为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民对土地仅仅享有使用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4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