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在24小时内投案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车或者弃车逃离...
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后24小时内投案的,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事实已经存在,已经构成肇事逃逸。在逃逸后主动投案的,属于自首,在对其处罚时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犯了错就需要承担责任,不过有的人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会在惊慌失措之下进行逃逸,这会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不过有的人可能会逃逸以后进行自首,自首是一种从宽情节,可以减轻处罚。那么,交通事故离开现场24小时内自首算逃逸吗? 关于这个问题,在交通事故中,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现场,属于逃逸行为。这个行为已经发生,不能改变。所以,如果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出现了逃逸行为,即使是在24小时之内向公安机关自首,同样也构成逃逸。 此外,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具有如下规定: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逃逸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属于逃逸致人死亡,就要判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逃逸致人死亡还是当场死亡,需要进行调查、鉴定。这一点非常重要。 4、有自首情节的话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连续上24小时的,根据日历的日期计算。 如1号08:00——2号08:00,就要分成1号08:00——24:00,你上了16小时,加了8个小时的班。2号00:00——08:00,你上了8小时班不算加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2人已浏览
452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