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非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醉驾不开除,交通肇事罪不一定。) 1、判处拘役、管制的可以不开除。 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十条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地对伤残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计算。 第十一条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依照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概括来说:用人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使用童工应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1自公安机关下发了“逮捕令”之日起,即停发该职工的工资,终止一切福利待遇(即养老,医保,各种单位补贴,住房公积等),未判没收财产的,一般不会冻结或没收;2刑满释放后,凭释放证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重新办理身份证件,同时到户籍所在地的管辖民警办公室报到,带近照两张登记;3到街道居委会申请低保,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有无特长)均可申请就业推荐,或进入劳教人员刑满释放后的政府就业推荐渠道均可。4凭释放证到相关部门办理养老,医保手续(即扣除,判刑期间的不算也不缴纳,接原单位已经缴纳的总费用,重新计算现该交费年限)备注:一旦判刑是有期徒刑的均是开除工职。拘役,管制可保留工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5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347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