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厅函(2007)60号等规定,土地登记发证前需确定土地权属进行确认,土地发证后已经明确了土地的所有...
农村土地纠纷一般是对于土地权属的争议等等。那么,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是怎么处理的土地权属纠纷如何处理 1.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连续使用不满二十年,或者虽满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满之前所有者曾向现使用者或有关部门提出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地所有权。”
土地纠纷的实质是土地权属纠纷,即是指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它包括农地、山地、草原、水域等因所有权、使用权受到侵害而引起的争执。权属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地界不清、土地权属紊乱、政策和体制的变更,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等。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改、合作化时留下来的土地权属未定,地界无明显的标志或土地证上规定得不够明确。 (二)公社化时期体制调整,新划地界不清或调整不合理,协议书订得不明确。 (三)因过去无偿占有或平调而变动的土地。 (四)因历年集体搞水利建设、平整土地造成地界变更,土地原有状况或新队之间归并,原有田界铲除,无原始记载,现在恢复乡村原建制无历史依据可查考的土地。 (五)因行政区划变更,原社队之间、社队与国有土地之间因插花地互越地界以致地界不清的土地。
根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厅函(2007)60号等规定,土地登记发证前需确定土地权属进行确认,土地发证后已经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登记发证后提出的争议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土地登记后,土地使用权归属明确,争议土地已经登记在权利人办理的土地使用证范围之内,不需要再次确权。 土地登记后利害关系人如有异议,利害关系人可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更正登记,也可向原登记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提出行政复议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能通过土地确权进行权利救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