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人民法院判决恢复土地原状的规定是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
土地恢复原状的法律规定: 1、当事人履行“责令退还土地”处罚时,应当消除违法占用土地的状态,恢复权利人使用土地的条件; 2、国土部门应在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的管辖对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和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的地区管辖,侵害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害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产品的制造、使用、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根据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伪造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的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二,协议管辖协议管辖是指当事人可就第一审民事案件,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通过协议,选择在某一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而产生的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关于一般地域管辖的第3款中规定,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区内,各该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第23条至33条在特殊地域管辖中常给有关案件规定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这样,经常发生同样的事件,两人以上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情况,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人民法院起诉。如原告同时向两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这就是所谓的选择管辖。
房屋恢复原状的标准就是恢复原来的状态。但是确实无法恢复的,法院不能强制要求当事人恢复,可以通过采取措施补救。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恢复原状是指行为人导致他人财产损害后,应当进行修补,使财产恢复原有的状态。物权请求权中的恢复原状,主要是指对物的恢复原状而非对人格利益遭受损害的恢复,它不同于恢复名誉,亦不同于合同被宣告无效以后的恢复原状,后者是指通过返还财产,使当事人达到订立合同前的状态。在所有人的物受到他人侵害的情况下要充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仅仅通过损害赔偿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受害人的利益要求。金钱赔偿毕竟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代替恢复原状的方法,因为对物的侵害既可能造成毁损,也可能造成物的灭失。如果已造成物的灭失,当然只能采取损害赔偿的方法,若仅仅造成物的毁损,则要考虑该物是否为可代替的物,能否在市场上购买到。如果是市场上能够购买到的物,则在这些物受到侵害以后,通过赔偿的办法使所有人在获得一定金钱以后,在市场上购买到替代物,这有利于充分维护所有人的利益,而且便于法院的判决执行。如果被毁损的物并不是可替代物而是特定的、在市场上难以购买到的,采用损害赔偿的方法并不一定对受害人有利,受害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82人已浏览
5,322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