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仲裁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
1、申请劳动仲裁后的一年内,当事人一般不能直接起诉。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需要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及时去法院起诉。如果是新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约定仲裁一般不能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当事人达成有效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劳动争议不仲裁直接起诉不行,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4、用人单位能证明终局裁决存在可撤销的情形,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然后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5、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对其他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经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是否应当支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而发生的纠纷;(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发生的纠纷,或者办理劳动者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交手续发生的纠纷;(五)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能补办社会保险待遇为由,保险待遇为由,请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六)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等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纠纷;(七)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八)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自主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706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