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医疗过错的认定情况分析

2022-11-01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过错是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是医患争议的焦点,也是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关键。一、什么是“过错”目前,在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过错理论:(一)主观过错说过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又分“希望”和“放任”,“过失”也分“疏忽”与“懈怠”。该说认为,这种心理状态之所以应受非难和谴责,是因为它是致害行为的发生原因,是行为人实施致害行为的心理动力。所以,致害人承担责任的基础不是行为而是行为的发生原因。(二)客观过错说过错是指任何与善良公民行为相偏离的行为,即行为人行为没有达到一定标准,违反了有关的注意义务。该说认为过错并非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具有非难性,而在于行为具有应受非难性。客观过错不区分故意与过失,而表现为违反义务,即对事先义务(注意义务)的违背。(三)主客观结合过错说过错是一个主观和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它是支配行为人从事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行为的故意或过失的状态,换言之,是指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的、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二、过错的判定标准实践中,过错的判定标准采用的是客观说,即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过错是对行为评价的结果,其评价的标准是善良管理人的标准,即以行为人是否尽了善良管理人所应防止损害之发生的标准判断过错是否成立。三、医疗机构过错的判定标准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赔偿义务主体是医疗机构而不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职务行为,即代表的是医疗机构。若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中实施医疗行为出现过错,视为医疗机构的过错。所以,医疗机构过错的判断标准是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的具体标准,一般表现为法律和规章所规定的具体医疗行为的操作规程及医界惯例。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