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的有关规定及要求,2007年1月1日起,长期以来企业实行的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制度,被明...
职工福利费用范围:职工福利费用范围1、职工医疗费用2、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是指对生活困难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补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伤残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规定如下: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已经按工资。 财政部2009年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关于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的规定,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以前的财务规定进行调整: 职工福利费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已经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或提取,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再列作职工福利费管理。 2、其他属于福利费开支范围的传统项目,继续保留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比如: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职工困难补助、福利部门人工费用等。 3、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职工疗养费用、防暑降温费、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调整纳入职工福利费范围。 4、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过去未明确纳入职工福利费范围,《通知》印发后,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作为“各种津贴和补贴”,明确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如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相关支出则调整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5、对于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明确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基数是实发工资总额的,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津贴、补贴、加班工资、节日工资等。根据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职工福利费不再计提,而是把发生的福利费用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可以知道,财务方面规定职工福利费不再计提,根据实际发生额直接列支;税务方面规定了计入成本税前扣除标准的,而且明确了计算的基数、比例。
我国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统称为职工薪酬,而不仅仅是职工福利,因为职工福利在我国有特定的含义,一般指职工福利费,不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与《国际会计准则》所称"雇员福利"中的"福利"概念有区别。所以,采用"职工薪酬"的说法较为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0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