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疫情,隐瞒疫情的会对其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
隐瞒病情应该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对于隐瞒事实签订担保合同有明确规定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隐瞒病情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绝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应急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破公安机关设立的警戒带和警戒区。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二、《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和粪便进行消毒;(三)允许或者纵容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的容易传染病的工作;(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
合同签订过程有隐瞒,应该属于合同欺诈罪。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以谋利为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5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31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