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教唆对象。按照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教唆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 2、教唆行...
1、教唆对象。按照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教唆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 2、教唆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的条件应是:行为人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备能够承担刑事责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并且被教唆人实施了所教唆的犯罪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处于故意的,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的条件应是: 1、行为人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备能够承担刑事责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并且被教唆人实施了所教唆的犯罪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是处于故意的,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一.教唆者的成立要件有哪些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二.教唆他人犯罪行为的认定《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唆”的解释是指怂恿、指示。而“犯罪”就是教唆行为的内容。这里的“犯罪”指的是我国刑法条文规定的具体的犯罪,因为在刑法中,“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同时,对此处的犯罪要严格界定,不适合将所有实施独立教唆行为的教唆者都作为独立教唆犯处理。根据刑法谦抑精神和对人权保障的需要,应该只对情节严重的教唆行为科以刑罚。因为情节严重的教唆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并表现出教唆者本身的人身危险性,这样就有了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的必要。因此,“教唆他人犯罪”在这里就是指“怂恿、指示他人实施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的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811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