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短信内容带有恐吓意味,或是以告知某些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慌情绪的短信内容属...
1、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短信内容带有恐吓意味,或是以告知某些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慌情绪的短信内容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专利。 商业秘密要求不为公众所知悉,专利授权的前提是公开,只有公开专利的技术方案才能得到保护。既然所有的专利(国防专利除外)的技术方案都是公开的,那么专利就不可能成为商业秘密,或者说专利和商业秘密是死敌。 2、能被反向工程破译的产品。 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是要推向市场的,只有推向市场才能获得盈利。推向市场之后,即使进行了保密,如果产品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反向工程被破译,他人这样获得商业秘密的方式也是不违法的。 对于能够被反向工程破译的产品,企业最好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五条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下列信息皆属内幕信息:(一)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三)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四)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五)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七)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八)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主体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体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首先,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非单位;其次该等自然人可细分为三类人群,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二)主观方面 要求行为人有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此故意,则不构成犯罪。如何判断是否有故意,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行为人是否知悉特定的未公开的信息,即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如果不知悉,则当事人无法利用; (2)当事人是否从事了有关的行为,即只有从事了相关的行为,才有可能推断其具有故意; (3)当事人从事有关行为前和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三)客体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秩序,更准确的说是证券期货市场的交易秩序。 (四)客观方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960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