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缔约过失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 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未尽自己应尽和能尽的注意而违反义务,因而为法律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意志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这...
追究缔约过失责任的,要看当事人是否存在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或者故意隐瞒有关重要事项、提供虚假情况的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具有独特和鲜明的特点:只能产生于缔约过程之中;是对依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先合同义务的违反;是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所负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民事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42条仅规定缔约过失行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对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却没有明确。鉴于缔约过失责任不同于违约责任和责任,其赔偿的确定不能简单地比照后二者,因此必须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和侵害的权益来确定其赔偿范围。一般,责任的赔偿范围仅限于信赖利益。信赖利益的损失,既包括因缔约过失行为致对方财产的直接损失,也包括受害方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间接损失。这一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具体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1)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通讯费、考察费、餐饮住宿费等; (2)准备履行或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如仓储费、运费、保险费等; (3)主张合同无效或可撤消时支出的诉讼费用或其他费用; (4)上述费用的利息损失; (5)丧失与他人签约机会等情形下产生的间接损失等。
追究缔约过失责任需要证明以下事实: 第 一、对方有缔约过失行为; 第 二、对方的缔约过失行为造成了自己的信赖利益损失; 第 三、有缔约过失行为的一方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第 四、自己的损失与对方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