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居间协议无效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2、协议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
1、居间协议无效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2、协议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协议无效和违约责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因为违约的前提是合同有效,违约是指违反有效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责任后果。只有合同有效,才能有违约。如果合同无效,合同根本不存在,也不会违约。
如果双方都构成违约,那么居间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双方都有。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首先,意向金不具有定金性质,不能按照民法上的定金规则处理。 其次,只要居间协议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上的禁止性规定,该居间协议即自各方签定之日起生效,并受法律保护。乙方单方的违约行为并不能直接导致该居间协议的无效,相反其应当按照该生效的居间协议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退一步来说,即使乙方的行为导致居间协议本身无效,从法律上来讲居间协议中关于违约责任承担的约定并不失效,甲方仍然可以按照该违约条款要求乙方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我国关于定金的现行法律规范系任意性规范,在合同实践中当然允许当事人特别约定相关性质的定金。本案中,甲方与乙方通过居间协议约定了“立约定金”,即“保证正式缔约的定金”,其解释为交付定金的当事人若拒绝立约,则丧失定金;接受定金的当事人若拒绝立约,则应加倍偿还定金。回到本案,甲、乙双方暨中介机构一旦签定了居间协议,该协议即自签定之日起生效,对三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按照协议第五条的规定,甲方自中介机构依法收受的意向金在协议生效之时起即在法律上自动转化为“定金”性质,这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并由法律赋予其强制力的、作为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同时,根据协议第六条的约定,“如乙方未能履行本条所述事项,则已支付甲方的定金不予返还”,这里要强调的是“已支付”这个定语,在本案中其指向的就是该4000元人民币,其结果就是协议的约定——“不予返还”。由上,该4000元的法律性质就是立约定金,其具有定金的民事法律效力,应当按照定金规则依法处理。综上,甲方不必返还该4000元定金;而乙方因拒绝立约——即拒绝签定正式的房地产买卖合同,应当承担丧失定金的法律后果。至于乙方依法提起诉讼,其主张的只能是返还4000元意向金,而非要求你依居间协议履行签定房地产买卖合同的义务,故你完全不必担忧,仍可以依法出售你的房产。 赵海根律师,2005年7月27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9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