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
双方收到裁决书15天内未起诉到法院的,裁决书生效。那么劳动仲裁不给钱怎么办,面对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种情况不会执行法定代表人财产。 对于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都是针对公司进行的,因为被执行人一定是公司而不是法定代表人个人,所以在执行的时候,要冻结查封和划扣的一定是公司对公账户的财产,不会是法定代表人的,这是两个主体。 如果公司对公账户中没有钱,就会执行不下去,但也不会强制执行法定代表人个人财产,除非公司员工有证据证明,公司法定代表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到法院起诉要求刺破法人面纱,以公司股东或法定代表人个人财产清偿公司债务。 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
1、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委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其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能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直接去用人单位处工作。 2、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裁判书奏效后,能够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胜诉后,自领取裁决书2年内,都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8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