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签订,试行后解除的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雇佣双方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双方不可以约定排除法律强制性规定。虽然是因为员工不愿签署,而导致双方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是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员工仍然可以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享受诸如经济补偿金、社会福利保险等权利。即便如此,员工在不同意劳动合同上的条款时,应积极协商,使劳动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有可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1)因为用人单位过错,没有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仍未订立的,则需每月支付劳动者两倍工资;超过一年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因此双方超过期限没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存续。劳动者在离职时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但不建议员工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辞职,因为未签订合同与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金是两码事。如果主动提出离职,除非有其他原因,员工将不会得到任何的紧急补偿金。·1
两年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是按照双倍工资来赔偿,但是,未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不会超过一年,也就是索赔双倍工资的时间是从入职以后的一年内。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这一规定应从雇佣关系开始满一个月的第二天开始计算,一直持续到补订劳动合同的前一天。 在这个计算期限内,支付双倍工资的最长期限为一年期满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支付双倍工资的最长期限为十一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天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