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罪非常普遍,这是因为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中往往从现任职务来判定是否为直接主管人员,公安机关的性质就是打犯罪,初步认定上也只是表面认定,实践中单...
一般情况下,单位犯罪一般是对单位处罚罚金,如果是涉及到一些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般会对其进行自由刑的处罚,所以这个时候还需要根据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犯罪只对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作出判决,一般不追究员工的刑事责任。公司犯罪处罚原则(一)公司犯罪的两处罚制刑法对公司犯罪大部分采取两处罚制。在两个罚款制度中,对公司进行处罚,处罚金采用无限制的处罚制度,即没有规定处罚金额。在两个惩罚制度中,直接负责的主管和直接负责人是处罚,这里的处罚包括自由处罚和罚款,主要是自由处罚。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情况下,(1)在大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例如,刑法第220条规定:公司从本节第213条到第219条规定的罪行(侵犯知识产权罪-引人注目),对公司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负责人,按本节各条规定处罚。这里按本节各条规定处罚是指按个人犯罪规定处罚。(2)少数情况下,判处不足个人犯罪的处罚。例如个人犯受贿罪的,最重可以判处死刑,但根据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见,在单位犯受贿罪的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的刑罚远轻于个人犯受贿罪的情况。(二)单位犯罪的单处罚制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单位犯罪的单处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例如刑法第396条规定:国有机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公司名义将国有资产集团个人分配给个人,金额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处罚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金额大的,处罚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额。这里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但只处罚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不处罚单位。(三)单位犯罪的处罚适用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那么,如何认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呢?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事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负责人是在职场实施的犯罪中决定、批准、喜欢、宽容、指挥等作用的负责人,一般是职场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对于司法机关在审理单位犯罪案件中正确地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是否区分主犯、从犯的问题也存在。在一个单位犯罪案件中,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同时存在,一般情况下前者的作用比后者大,前者可以认定为主犯,后者可以认定为从犯。但而,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不是自然的主犯和从犯。有时不同职责的人对单位犯罪负有不同的责任,如果一定要区分主犯与从犯,则显得十分勉强。对这种情况,2000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规定:“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以不予区分。当然,如果主从关系明显的,仍应区分。
要看单位是否参与,或者是否为其提供犯罪条件等因素,否则是其个人承担责任。
罪非常普遍,这是因为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中往往从现任职务来判定是否为直接主管人员,公安机关的性质就是打犯罪,初步认定上也只是表面认定,实践中单位犯罪员工有责吗,公安机关即使认为抓捕错误也不会主动提出取保候审等变更强制措施,三十天内案件会移送到检察院的批捕科,由检察院批捕科来决定是否是否批捕,虽有推卸责任之嫌,但公安机关这种作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批捕羁押三十天内对嫌疑人也起到了震慑和教育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很明显抓捕错误,检察机关很好判定批与不批,如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案件,作为形式审查的检察院批捕科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批捕科也是最好的普法宣传员,这个阶段处理得好法律会得到人民的尊重,处理就会都法律的不信任,因为这个阶段除了是案件的分水岭,也是嫌疑人及家属承受能力的分水岭。 尤其是针对单位犯罪或共同犯罪中涉面广,影响面不可小觑,作为员工犯罪很多亲属甚至嫌疑人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认为是冤枉的,如何做到事实求实,公平公正,让嫌疑人及家属心服口服,维护法律的尊严,恐怕不仅仅是责任的问题,也是对办案检察官专业水平及对法律精神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914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