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按土地面积补偿。 土地补偿的标的是土地使用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货币补偿,货币补偿就是根据相关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多少钱直接付...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和安置补偿标准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于五十年代,1953年政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8年进行修订完善,并一直适用到1982年。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废止,1982年颁布实施《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国务院,1982年5月14日起施行),1987年土地征用由行政法规上升为国家法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1987施行日期 1982年5月14日 1987年1月1日 1988年12月29日 1999年1月1日 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3—6倍为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安置补助费每安置人口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平均年产值2—3倍。每亩最高不超过年产值10倍。每个安置人口,为年产值4—6倍,最高不超过15倍。两费经省级批准可提到30倍。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城乡建设用地办法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六届2次会议通过六届23次会议通过(1987年)七届8次会议修正(1989年)八届37次会议第二次修正(1997年)九届21次会议通过(2000年) 施行日期 1983年7月17日 1987年1月21日 1989年3月13日 1997年7月14日 2000年6月29日 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平均年产值的5--6倍为该耕地平均年产值8--10倍 安置补助费该耕地平均年产值2-3倍,每亩最高不超过10倍。平均年产值4--6倍,最高不超过15倍。 文件没有明确文件没有明确文件没有明确菜田3000元/亩,水田2000元/亩菜田3000元/亩,水田2000元/亩 青苗补偿青苗补偿为当季产值菜田每亩600元,水田每亩350-400元。菜田每亩800-850元,水田550元。菜田1000元,水田700元。菜田1000元,水田700元。 土地补偿倍数相当5-6倍相当5-6倍相当于5-6倍年产值的7--9倍年产值的8--10倍 土地补偿费具体金额(元)菜田:4000-5000元 水田:2100-3000元 园地:1500-2300菜田:6500 水田:4000-4500 园地:3000-3500菜田:8000-8500 水田:6000-6500 园地:4000-4500菜田:21000-27000 水田:14000-18000 园地:8400-10800菜田:24000-30000 水田:16000-20000 园地:12000-15000 安置补助费计算办法每人相当于年产值3倍,每亩不得超过10倍,每亩最高14倍。不予招工,应付安置补助费。菜田、水田每劳力分别为6500元、5500元。 菜地每亩劳土比≥2.7的按18000元/亩计,每亩水田劳土比≥2.3的按13000元/亩计。菜田、水田每劳力分别为14000元、12000元。 菜田、水田劳土比≥2.25的分别按30000元、18000元计。安置补助费倍数为4-6倍,数额为×产值×倍数×人土比,最高15倍。 菜田、水田每劳力分别为14000元、12000元。最高分别限定为45000元和30000元。不以劳土比计算,按年产值 12--18倍,分区域地类计算。最高分别为54000元、36000元。 安置补助费具体金额范围(元)菜田:7000-10000 水田:4000-7000 园地:3500-5000菜田:6500-18000 水田:5500-13000 园地:3000-3500;9000菜田:14000-30000 水田:12000-18000 园地:8000-18000菜田:14000-45000 水田:12000-30000 园地:4800-7200菜田:36000-54000 水田:24000-36000 园地:18000-27000 水田: 园地:菜田:600 水田:350-400 园地:300菜田:800-850 水田:550 园地:400菜田:1000 水田:700 园地:500菜田:1000 水田:700 园地:500 1500 水田:1200 园地:1000菜田:2100-2700 水田:1400-1800 园地:840-1080菜田:2400-3000 水田:1600-2000 园地:1200-1500 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5元 1602元 5625元 10399元 16035元
1、土地补偿费 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一、征地告知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这就是我们征地拆迁中常说的“防三抢”。 二、现状调查及确认 对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确有必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 通俗一点讲,这个环节就是量地、量房,确定你家被划入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房屋面积、地上青苗、附着物的情况等等。 三、征询意见,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2号)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很多当事人往往忽略这个听证权,要知道这里听证的是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这两个因素几乎直接关乎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不可不重视。 四、征地材料的组织、审核及上报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地情况调查结果和市县人民政府拟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安置方案,以及建设项目的相关材料,依法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简称:一书四方案),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初步审核同意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报批。 五、征地的审核和报批 市县人民政府上报的征地材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受理,并进行审核。凡是征地材料齐全、征地程序合法、征地补偿标准符合法律规定、安置方案已经确认,市县人民政府已经出具说明材料的,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审批。须报国务院批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请国务院批准。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将征地材料报送国土资源部审查。征地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国土资源部或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下发征地批准文件。 被征收人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征地拆迁项目的审批至少是省级政府审批,征收基本农田或征收土地达到一定面积须经国务院审批,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拿出市里边审批的文件就开始征地,则属于违法征地。 六、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经依法批准征地项目后,市县人民政府和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根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0号)的规定,征收土地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内容包括:1、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2、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3、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4、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征地公告很关键,一般会告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建议被征收人在看到公告的时候,可以拍照保存。 七、办理补偿登记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在这里,各地可能就有一些地方政策,比如嫁出去的女儿、刚生的娃娃、上门的女婿等等不能享受补偿、安置政策之类的,遇到这种特殊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律师。 八、拟定和公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地上附着物等进行进一步核实,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收土地的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内容包括:1、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2、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3、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4、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5、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6、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九、举行听证 为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维护,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0号)的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十、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后,公告期满当事人无异议或者根据有关要求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完善后,将征求意见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连同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被征收人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一定要在公告期满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而不交出土地,原则来说,政府是可以在催告后申请法院进行强制征收的。 十一、实施征地、交付土地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依法组织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事宜,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费用及时足额地支付给被征地的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9人已浏览
563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