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罚款吗?用人单位对员工有没有罚款权?“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
企业无权对劳动者罚款,只有行政机关才有罚款的权力,私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无权做出罚款的决定。但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罚款吗?用人单位对员工有没有罚款权?“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这项规定赋予用人单位为员工制定工作任务奠定基础,也即劳动者未完成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任务额时,用人单位可以发放最低工资。
没有。首先,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的使用者制定、修正或决定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身边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时,经营者代会和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劳动者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显然,劳动者对公司的承诺是该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的不平等条件。其次,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可以罚款,但国务院于2008年1月15日发布的第516号令明确废除该条例,并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代替。由此可见,企业了罚款的权利,也就是说,企业曾经行使的罚款权已经不存在,任何企业都不能再采取这样的措施来约束和惩罚员工。
1982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了企业的罚款权,这是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中对企业职工罚款的直接法律渊源。然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可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仍然在规章制度中赋予自己对员工罚款的权利,且这种做法还被一些法律理论和实践所接受。二、单位能扣工资的情形有哪些具体说来,无故克扣工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没有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应有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确有克扣工资的权利。比如,法律终究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另外,如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亦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这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虽然在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扣减劳动者工资是合理的,但可惜,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却以其他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扣减劳动者的工资,令劳动者利益无故受损。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您可以到相关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支付全额工资,并有权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获取相应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5,089人已浏览
368人已浏览
3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