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但是没超过仲裁时效,可以通过诉讼程序;仲裁时效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如果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还有胜诉权,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很难认定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因我国的司法解释与法律存在冲突。 司法解释以劳动者收到书面解除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知道劳动争议之日,而法律规定自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两者规定不同,适用劳动仲裁时效和效果就不一样。 不过,法律优于司法解释,要以法律为准的话,你已经超过了劳动仲裁时效,不能要求到原单位上班的请求不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