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
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您怀孕了,公司是不能单方解除您的劳动合同的。并且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您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提起劳动仲裁(不收费),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赔偿金的标准: 用人单位非法辞退哺乳期劳动者,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即离职补偿金的2倍。 1、劳动者工作满一年应支付两个月的经济赔偿金; 2、劳动者工作满半年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发放两个月的经济赔偿金; 3、劳动者工作不满半年的按照半年计算,发放一个个月的经济赔偿金。 哺乳期员工的相关规定: 1、用人单位应为哺乳期员工安排每日一小时的哺乳时间,生育双胞胎的应多加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2、用人单位不得强制要求哺乳期员工加班。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他情形: 1、从事职业病的劳动者未进行离职健康检查的; 2、患有职业病或在疑似职业病的诊断、观察期的; 3、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工伤治疗中的; 5、在用人单位已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9人已浏览
349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2,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