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人分立合并变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三十九条规定:根据《》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企业法人分立...
【法人分立合并变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三十九条规定:根据《》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企业法人分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变更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变更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公司变更的,可以继续履行原合同,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新公司要求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公司应当根据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是必须的,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主体发生了变更,如员工供职的企业发生了合并、转让等等,这些情形并不影响原来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主体发生变更,也可以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一起协商,对劳动合同中的内容进行变更。 第一种方式是员工辞职然后与第三方企业签定新的劳动合同。第三方企业在发给员工的要约中必须明确规定,只有员工向原企业提出辞职,要约才能生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原企业无需为此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第三方企业对于员工将会给出较高的待遇以获取员工的同意。 第二种方式是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为此企业可以签订协议,约定由第三方企业负担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第三种方式是三方协商转让,约定由第三方企业承继原企业在劳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但第三方企业可以与员工进行协商变更。这种方法应当约定员工的工龄继续计算,并且在原合同项下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如此,企业将无需立即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并不受到任何损害。
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反馈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