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和抵押下列财产: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土...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称,是债务的主体之一,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而第一债权人并不是一个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称,是债务的主体之一,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而第一债权人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在实务中一般是指享有优先受偿权的人。在债务人不足以履行所有债权人的债务时,第一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以及破产案件的受偿顺序等规定,都是确定债权人受偿顺序的法律依据。大致顺序为:拆迁安置对象、工人工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部分的款项、抵押权人优先受偿权、质押权人优先受偿权、普通债权。 一般情况下,按照债权到期期限确定,到期日最靠前的就属于第一债权,应该优先偿付。但是如果债权附有担保物,有担保的债权优先于一般债权,同样登记担保的债权,在先担保的债权优先于后续担保的债权,已经登记担保的债权优先于未登记担保的债权,留置权为法定担保权,优先于其他担保的债权。
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相对性,就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只发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而第三人就是指除了债权人、债务人之外的不特定的人。
债权人应当经过债务人的同意,成立契约,并且第三人也接受。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第三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这种合同的主体不变,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第三人只是作为接受债权的人,因此,第三人不为合同当事人。 (2)合同的当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这种合同往往是基于债权人方面的各种原因,所以,债权人应当经过债务人的同意,向第三人履行的约定而生效力。 (3)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义务,否则,不能产生履行的效力。 (4)向第三人履行原则上不能增加履行难度和履行费用,如果增加履行费用,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而是债权人的原因所致,债务人并无过错,故从公平和诚实信用的角度讲,应当由债权人承担增加的费用。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424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