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因为政策原因履行不能的,属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这种情况解除合同的,当事人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规定,...
合同因为政策原因履行不能的,属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这种情况解除合同的,当事人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政策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当退还定金,协商不成可到法院起诉解决。管辖法院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审判简易程序三个月,诉讼时效一般两年,具体诉讼流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法院会给你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比例诉讼费用,再将银行给你的缴费单据拿到法院换票; 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原被告发开庭传票的; 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5、开完庭等待判决结果,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6、判决书生效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加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
因执行政府决定而不履行合同的,不应视为违约行为。民事活动中,合同订立后,由于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出台或变更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该抽象行政行为可以视为不可抗力。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而免除。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因政策原因导致买卖合同不能履行,合同违约应当属于“不可抗力”,双方都不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发生不可抗力事由后,有阻止损失扩大的可能而没有阻止的,则需要承担扩大部分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5人已浏览
691人已浏览
1,202人已浏览
2,9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