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有哪些重要的过错归责原则

2021-11-01
又称过失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标准。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因过错侵犯国家、集体、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过错责任原则是适用的。过错责任原则包括以下含义:一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行为人只有故意或过错才能承担侵权责任。其次,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和范围的依据。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还要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者或第三人对损害也有过错,应根据过错程度分担损失,因此可能会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的责任。在共同侵权的情况下,共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甚至可能其内部损失的依据。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赔偿损失解释》中,采据共同侵权人过错程度和原因力分担损失的原则,平均分担为例外的主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否定古代法律结果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804年,《法国民法典》正式确立过错责任原则,分别规定了作为和不作为的过错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将过错责任原则规定为侵权法的归责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为民事主体的行为制定了标准。它要求行为人对他人充分谨慎和关注,尽可能避免损害后果,也要求每个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权益,从而为行为人建立自由行为的范围,体现对人的尊重;也有利于防止损害的发生。通过赋予过错行为侵权责任,教育行为人行为时要谨慎、小心,履行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的发生;它充分协调和平衡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

相关法规

《民法通则》第106条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