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
企业改制以后,对职工的安置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给予工龄买断,一次性发放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关系。另一种就是继续上班,原来集体企业中的职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由于我国劳动制度从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重大变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老国有企业内部的职工劳动关系极为复杂。1986年我国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由固定工制改变为劳动合同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职工又出现了待岗、下岗、进再就业中心等情况,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再就业中心又被统一的社会失业保险机制所取代。 二、改制企业相关部门应当列出职工拖欠改制企业债务并与改制企业工会一同对上述债务进行核实,国有企业改制人员安置方案经工会核实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前述经核实后的债务通知债务人清偿,若债务人认为有异议,应当于接到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相关证明材料向工会提出异议,由工会最终对债务的真实性予以确认。经确认后的债务,改制企业将在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其它相关费用时相应扣除。
这位朋友我来告诉你国有企业破产改制的员工怎么安排吧: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政策性破产案件与一般破产案件在审理中的主要区别是职工安置的标准以及安置资金的来源不同。一般破产案件的职工安置费用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计算出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该补偿金被列入破产财产分配的第一顺序从破产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不能从抵押财产的变现价款中支付。而政策性破产案件的职工安置,适用国务院国发[1994]59号和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分为固定工和合同工按不同的标准计算安置费用:合同工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办理,固定工的职工安置费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一律拨付到再就业中心,统筹使用。其安置费用来源首先是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土地有抵押的,转让所得也首先用于职工安置,不足支付时,从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中转让所得中依次支付。仍然不足的,则按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对于自谋职工的可一次性付给安置费,标准不高于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度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具体发放标准由各有关市人民政府制定。实践中几乎全部职工愿意选择自谋职工,收取一次性安置费。
企业破产的实施必须首先安。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转业培训、就业介绍、生产自救、劳务输出等各种措施,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保障其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鼓励破产企业职工自谋职业。对于自谋职业,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支付一次性安置费,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一次性安置费原则上按破产企业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支付,具体支付标准由有关市人民政府规定。破产企业职工失业期间,按照《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条例》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期满不能再就业的职工,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规定支付社会救济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5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