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非全日制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就业形式。根据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
非全日制就业是指以小时薪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的平均日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就业形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就业形式。非全日制就业时,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向非全日制工人支付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工资的最长周期不得超过15天。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非全日制用工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就业形式多样化而发展起来的用工形式。与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更为便捷、灵活,既有利于用人单位灵活用工,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就业。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具有两个特点: (1)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以小时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而普通的劳动关系是以日、月、年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的。与此相对应的是,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计酬单位也是小时 (2)劳动者可以与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在正式的工作之外还为其他用人单位服务,则只能算作兼职,而不能视为正式劳动关系,不能缴纳社会保险费。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不是标准的劳动关系,因而不受这一规定的约束。 工作时间: 非全日制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会听说这一概念,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含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费。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2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