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二者签订的法律依据不同: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
1、二者签订的法律依据不同: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在学生上学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后向公司正式报告后签订的。2、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即学校。毕业生和雇主;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双方,即劳动者和雇主。3、内容不同。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劳动合同是记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关系确立的法律凭证。4、目的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未来就业意向的初步承诺,是制定毕业生就业方案和未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关系确立后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5、适用的法律不同。三方协议的制定.争议后的解决主要依据是《国家高中毕业生就业规定》、《民法》、《合同法》等,劳动合同的制定和争议后主要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解决。
1、二者签订的法律依据不同: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有些用人单位如许多外企在确定录用时(注:在到用人单位报到前),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则要求先签“就业意向书”,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2、签订的主体区别: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 3、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相继关系: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应当丧失。若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
关于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之间的区别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简单的说三方协议是大学还没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签的用工协议,主要用于你毕业时人事派遣的,你签的哪个单位档案就给你派到那里。(其实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学校统计就业率吧)至于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劳动保障部门说,三方协议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的,就不用再签劳动合同,但是呢,从现实角度来说,还是都签为好,毕竟一个是体制内的东西,三方协议比较死,而劳动合同比较全面,以后办社保和工伤等都有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134人已浏览
5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