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一、1、【破坏交通工具罪】2、【破坏交通设施罪】3、【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4、【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如何认定的?(二)破坏交通工具与盗窃罪的界限实践中发生的出于盗窃目的破坏交通工具的案件,易于同由于盗窃交通工具的设备、一般部件等构成的盗窃罪相混淆。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破坏的对象和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行为人以盗窃为目的,破坏的是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重要装置和部件,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危险,因而侵犯了交通运输安全,应以破坏交通工具罪论处。后者行为人出于盗窃的目的,毁坏的是非使用中的交通工具,或者交通工具的一般设备。因为这类交通工具未承担运输任务,破坏部位不影响交通工具安全行驶,因而对交通运输安全无现实危险性。其侵犯的客体只能体现为公私财产的所有关系。鉴于这种案件行为人秘密窃取交通工具的设备、部件,大多不是信手拈来,盗窃目的往往需要实施拆卸等破坏行为才能实现。这样盗窃行为和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发生牵连关系,根据对牵连犯按一重罪处理的原则,对这种案件应视情节,定为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特点:(一)犯罪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的列车、汽车、电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不是刑法条文规定的其他交通工具,如自行车、马车等。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包括行驶、飞行或航运中的交通工具和停靠在车站、码头和机场的交通工具。但是,停放在工厂港码头内的交通工具被修理或保管,不在这个范围内。破坏不是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只能构成故意破坏公私财产的罪行。(2)犯罪的客观表现为行为者必须有已经或足以引起交通工具的霸权和破坏的行为。翻车是列车、汽车、电车翻车、列车外遇、船翻车、飞机坠落等。破坏是指使交通工具完全破坏或严重破坏,如放火、爆炸、拆卸重要部件等方法,使交通工具失去正常运行功能,不能安全运行。但是,如果破坏的是交通工具的非重要设备、门窗、桌椅等,就不会成本罪。霸权、破坏危险是指该行为具有交通工具霸权、破坏的现实可能性和危险性,但尚未霸权、破坏的严重后果。(3)犯罪主观上只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动机多种多样,犯罪动机不同,不影响定罪。但是,以反革命为目的破坏交通工具的,按反革命破坏罪论处。(4)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涉嫌盗窃罪。刑法规定: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建议保留此电话,可长期咨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4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