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与实习期有什么区别: 1、身份不同:处于试用期的自然人只能是劳动者,而处于实习期的是在校学生。 2、目的不同:在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目...
1、当事人的身份不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所以处于试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劳动者。 而实习是指学生通过学校安排介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以下的方式区别试用期与实习期:适用人群不同。实习期适用于在校未毕业学生,试用期适用于社会劳动者;期限长短不同。实习期没有明确规定期限,试用期有规定明确期限;福利待遇不同。实习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试用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
1、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只有试用期而没有实习期的规定,日常所称的职工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期实际上就是劳动合同法中所规定的试用期,只是日常称谓不同而已。 2、另外,有一种情况是指在校学生在尚未毕业的情况下,到单位实习,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并不等于就业,实习生与实习单位间不属于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1、当事人的身份不同。处于试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劳动者;而处于实习期间的自然人一方是在校学生。 2、权利义务关系不同。试用期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3、主体间的关系依据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包括在试用期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4、当事人的目的不同。在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目的,即为了得到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在实习期间,对于实习学生所在的单位来讲,学生的实习活动,和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目的上有本质的不同,学生实习活动主要体现的是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目的,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 以上就是ask.com小编为大家带来试用期被劝退还有工资吗的全部内容。试用期的劝退还是可以得到相应的工资的,所以要多多注意了。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ask.com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6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