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许多假期打工的学生由于就业时间短暂且急于求成,缺乏社会经验及法律意识,因此容易成为心怀叵测的人所利用的对象。这些人通常会提前设局、布下诱饵,...
劳动者每月应获得按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且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自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用人单位应按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您突然决定离职,而雇主却未能及时发放薪资,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1. 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作为首要步骤,建议您积极与雇主沟通,明确阐述对尚未领取到薪资的关注,并与对方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2. 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您可选择拨打劳动监察部门专门设立的投诉热线,或者登录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官方网站提交投诉信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企业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员工薪酬时,员工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所欠薪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3. 申请劳动仲裁。若经过协商和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这通常被视为在协商和投诉无果后的下一步行动。 4. 考虑法律途径。倘若对仲裁结果感到不满,您有权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务必妥善保存所有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作记录、工作证件等,以便证实您与雇主之间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此外,熟悉并援引相关法律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支持您的诉求同样至关重要。
在疫情期间,如果用人单位不按时发放工资,员工可以前往当地劳动局进行投诉。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如果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并且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应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入职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用于保障自己各项劳动权益的依据。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在维权时缺乏证据依据,甚至可能承担不利后果。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劳动监察大队是执法部门。如果经调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立即支付。 如果劳动者除主张拖欠工资之外,还需要追究其他劳动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处理。虽然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但可以搜集其他一些证据,如银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执业证书,以及单位盖章或法人签名的书面凭据,如医师执业证、建造师证等,还有在工作期间有单位盖章或法人签名的书面凭据,如奖状、介绍信等,都可以有效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凭证。其中,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