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人实际工资低于统筹地区平均工资6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计算。 工伤保险赔付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
工作治疗和休养期间,合称为休补助期间,停业补助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所属公司按月支付。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有职业病,需要暂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个人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计算的,以全市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二、个人日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一)首先计算工作时间: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然后用工资除以工作时间,得出日平均工资、小时工资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平均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综上可知,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的人均GDP差异明显,呈现出来的各地区全国各省平均工资不平衡,其中北京市的平均工资为¥9227月、上海¥8664月、广东¥4670月。另外小编还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个人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一、个人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计算的,以全市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二、个人日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一)首先计算工作时间: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然后用工资除以工作时间,得出日平均工资、小时工资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平均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综上可知,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的人均GDP差异明显,呈现出来的各地区全国各省平均工资不平衡,其中北京市的平均工资为¥9227月、上海¥8664月、广东¥4670月。另外小编还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个人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病假,是指劳动者因疾病或非因工受伤,企业批准停止工作进行治病休息的期间。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劳动者生病没有为企业提供劳动,因此企业就可以不必支付任何报酬。一病假工资如何计算病假工资的计算,首先要确定两个变量,一是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二是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1.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2.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4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673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