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参保人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计发。具体公式为:生育...
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生育当月缴费基数/30*产假天数职工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生育补贴支付标准:一是在实施生育保险社会统一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期限在98天以上,二是在未实施生育保险社会统一的地区,生育补贴由本企业或公司支付,标准为女性员工生育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助金,期限一般为90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职业女性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另外,在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中,也有给予男性员工配偶一次性补助金的地区。生育补贴:为了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女职工产后3个月内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补贴申请手续。生育补贴的计算公式是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缴。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我国生育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实施生育保险社会统一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期限在98天以上;二是在未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一的地区,生育补贴由本企业或公司支付,标准为女性员工生育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职业女性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7人已浏览
2,155人已浏览
777人已浏览
9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