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事业单位适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三)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四)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五)扣押被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三)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四)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五)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六)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时,应向劳动者如实告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工作内容; (2)工作条件; (3)工作地点; (4)职业危害; (5)安全生产状况; (6)劳动报酬; (7)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以上内容是法律对用人单位如实告知义务的详细规定,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去用人单位应聘时,应对上述事项进行充分的了解,再做出是否愿意与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关系的慎重决定。 除法定告知事项外,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写明录用条件及试用期考核标准等,以便劳动者对录用标准及是试用期考核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避免在录用劳动者时有歧视行为,或在试用期内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注意避免出现误导性的告知内容。例如,混淆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概念,做出“试用期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的错误提示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