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无效损害赔偿的利益范围包括履行利益和信任利益。 1、履行利益,又称积极的契约利益,即因契约履行所得利益。 2、信任利益,又称消极合同利益...
合同无效损害赔偿的利益范围包括履行利益和信任利益。 1、履行利益,又称积极的契约利益,即因契约履行所得利益。 2、信任利益,又称消极合同利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五)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七)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八)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赔偿范围只包括直接损失,并不包括预计可得利益。
合同无效赔偿损失范围为无过错一方因合同无效受到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相关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